1.节能环保规划率先出台
“4个新兴产业规划,将在两会十二五纲要通过后,很快出台。”3月7日下午,李毅中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规划已经制定完成。
多位代表称,两会后预计与环保有关的减排指标将逐步明确,《节能环保产业振兴规划》有望率先公布。
按照这些代表的说法,在去年公布的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》中,节能环保产业位居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,被称之为“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”。前不久,发改委要求加快推进节能环保等七大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。
据悉,“十二五”期间,在节能减排投资规划中,国家会重点扶持少数大型节能综合服务的企业。从目前的消息看,节能的重点将是智能电网,环保的重点将是“三废治理”。
“在工信部牵头制定的4个规划中,节能照明节电器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有可能率先出台。”李毅中说。有消息称,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11-2020年)》目前正在各大部委会签,迟将在“两会”后公布。对此,李毅中称,现在不在工信部不便发表意见。
据悉,该《规划》作为我国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,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及发展目标、产业布局、保障措施等。“与之配套的《电动汽车科技发展“十二五”专项规划》制定完毕。”李毅中证实。
2.规划尚存隐忧
“当年我国发展电视产业时,大家蜂拥而上,生产线多达100多条,没多久就都被淘汰了。”两会期间,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,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需要综合考虑。
“类似的盲目跟风现象,在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同样存在。”全国政协委员黄强认为,有些所谓的“战略性新兴产业”其实既不“战略”,更不“新兴”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也告诉《华夏时报》,目前,中国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很高,但问题同样不少。
“因为国家重点扶持,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地给自己扣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帽子,有关部委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明确的定义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也这样认为。
在两会期间,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政协代表一致认为,各地都存在“抢先发展、先行先试”的思想,投资冲动强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