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路灯节能改造解决方案
随着我国城市亮化工程的实施, 数以万计的路灯在美化我们的城市,使我们的生活空间更加多姿多彩。但已建的城市路灯供电系统就亮化工程而言,带来的是电力能源浪费大,电费居高不下,已成为各级市政部门一个沉重的包袱,而且与目前国内一直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相违背。据不完全统计:目前,我国照明耗电大体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—12%,2001年我国总发电量为14332.5亿千瓦小时(度),年照明耗电达1433.25—1719.9亿度,为在建三峡水力发电工程投产后年发电能力(840亿度)的两倍左右。为此,照明节电,具有重要意义。为强化城市电网管理,1998年1月1日我国颁布的节能法;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建城(2004)204号文件,向全国发出了加强城市照明管理的号召,指在加强城市节约用电工作。
1、城市路灯节能改造目的
以路灯照明配电系统为依据,通过节电改造,着力解决路灯照明系统存在的电网污染、电压不稳和电费支出较高等问题,有效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,达到降低路灯电费开支。创建节能型社会、达到节能型城市的目的。
2、路灯照明系统管理现状
路灯照明一般由各个地区政府部门负责安装与维护。如:各地路灯管理所;路灯用电费用输出由财政局掌管。由于两个部门职能不同,所以没有专职人员负责路灯的能源管理。即使目前有路灯承包的现象,对于路灯耗能的管理也一直是初级的、原始的,缺乏科学性。我们可以看到,“间隔关灯”:新装好的路灯亮一部分,关一部分,或一条路段分多时断控制,单灯补偿,加大补偿电容的容量等。节能的方法无所不用, 却收效甚微。而“间隔关灯” 这一节能举措又为行车和人身安全留下隐患。同时, “间隔关灯”不过是各地在遇到居高不下的电费问题时所采取的“不约而同”的手段而已。七十年代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中,日本大藏省曾要求在工厂、办公室和道路上进行间隔点灯的试验,结果导致生产率和办公效率降低以及治安、道路交通事故的大幅上升,不到一年时间就在一片反对声中全部放弃了。显然,这种消极的节电是不可取的。“在保证照明效果下点着灯节电”,这样的概念才是科学的、合理的,而随着路灯数量的不断增加,节能与城市亮化相结合的问题日益突出。
3、 路灯照明系统供电使用现状
路灯照明时间一般在下午六点至次日清晨六点。依据全国路段交通情况分析,在夜间十二点以后的路灯维持基本亮度就可以满足路面交通照明,而我们的路灯却没有因为路面的需要而调整点亮状态,既在低交通流量的道路上仍然保持较高照度显然没有必要。这就是我们通常谈起的“半夜灯”问题,应该加以大力控制节约。城市公共照明在我国照明耗电中占30%的比例,约439亿kWh。同时深夜的路灯供电电压普遍偏高,灯具在超负荷下工作造成灯具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。据某灯具制造公司提供实验数据统计:超过灯具额定电压的1%,灯具使用寿命减少6%,当灯具在超标准电压下工作,元器件的易损性增大50%:既同样环境下,超标准电压供电,灯具更易损坏,灯具维护成本大大增加。随着城市、社区亮化工程的增多,路灯的“半夜灯”问题与供电电压稳定性问题日益严重。基于以上原因,路灯的硬件维护成本与“半夜灯”电能使用浪费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。
4、目前路灯照明系统用电症状及解决方法
4.1、路灯用电症状:
(1)灯具急剧增加,用电量高,电费可观。
(2)道路高流量期,电压低、照度低,难以满足照明。
(3)道路低流量期电压高,照度高,浪费电能,且易损灯具。
(4)电网污染严重,灯具寿命短。
(5)灯具损坏严重,维护成本居高。
4.2、解决方法:
道路照明用电的种种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:、路灯的管理问题;第二、用电量的控制问题。
我公司推出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,在满足国家路灯照明标准的前提下,开发了路灯节电管理系统。此系统通过净化电网,调整电压,优化照明供电系统,提高供电用电使用效率,延长灯具使用寿命,减少维护成本,达到节电与灯具保护的双重目的。
保瓦博士NE系列智能照明调控装置,集电磁技术、智能化控制技术、数据控制技术于一体,在可控和平缓的方式下智能调节,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的额定值范围之间,实现公共照明系统的工作电流与与亮度需求的理想结合,达到节电和优化供电目的,节电率可高达40%,对用电系统的保护作用可使其寿命延长3-4倍。本产品主要采用进口元器件,且极少运用活动的元器件,生产流程中通过完善的品质控制,保证了极高的产品工作安全性,因而确保为用户单位提供更安全可靠和更优性能的产品服务。
其三相独立控制,可以混合不同类型的灯具,对每一相都可以进行独立的输入电压调整与节电控制,且可承受三相不平衡负载;手动或自动的旁路功能在出现故障、或过载、高温时执行旁路,使该相得照明与电源电压直接接通,从而维持正常照明。